(孝感市僑聯穆柳杉)近年來,孝感市僑聯堅持“黨建帶僑建”,踐行“四聯”工作法,推動“兩個走在前列”,實現僑聯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用好僑務資源,在聯人中提升僑胞參與感
實現為大局服務與為僑服務有機結合。市“兩會”期間,組織28名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孝感打造“兩城三基地”建言獻策。組織4期“僑商荊楚行·走進孝感”活動,60多名僑企負責人走進孝感。邀請江蘇僑商會副會長吳弘毅等,開展“重走中原突圍路·僑看祖國新變化”活動。
打造引資引智引僑孝感模式。聘請知名海外僑胞為“引智大使”,為海外人才回孝創新創業、建設家鄉提供咨詢和服務。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重點高校僑聯締結友好僑聯,邀請專家學者來孝考察調研,為孝昌、安陸、大悟等僑資企業解決技術生產難題,同時引進金秋年華康養項目落戶大悟。
全心全意為僑服務。與孝感愛爾眼科醫院聯合開展“僑愛心·光明行”活動,為全市4000余名白內障患者送去光明與希望。支持僑胞參政議政。與市政協共同舉辦“美麗家鄉行·聚力促發展”僑界專題活動,組織僑界代表人士前往應城、孝昌等地感受孝感發展新變化。
二、做強合作平臺,在聯心中提升僑胞獲得感
推進“檢僑合作”“司僑合作”維護僑益。在孝南區檢察院掛牌成立全省首家“檢僑合作權益保護中心”,得到中國僑聯、省僑聯肯定。打造“司僑合作”議事平臺,指導漢川市僑聯與漢川市司法局聯合設立全省首家縣級市“涉僑法律工作服務站”,已受理群眾來信來訪28起,解決涉僑案件8起。
推進“四僑聯席會制度”共謀發展。與人大、政協、僑辦共同恢復“四僑聯席制度”,初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重視、僑聯運作、部門支持、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推進“暖僑行動”落地見效。落實惠僑政策,近三年走訪慰問困難歸僑僑眷150余人,發放慰問金15萬余元。建立孝感市僑聯法顧委,已幫助海外僑胞解決涉僑糾紛20余起。解決厄瓜多爾僑胞資金被凍結兩年之久問題,協助香港大學教授解決戶籍遷移問題,破解應城泰國僑胞家屬出境問題。
三、織密“兩張網”,在聯網中提升僑胞歸屬感
健全基層組織網絡。實現“僑之家”全覆蓋,目前孝感已有四星級示范“僑胞之家”1家、四星級“僑胞之家”3家、僑胞之家4家、僑香書院2家、僑法連心角1個、省級華僑文化交流基地3家。常態化開展聯絡聯誼活動,陣地建設實現了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做好“互聯網+”文章。運用“湖北省僑胞之家”微信小程序,組織僑界人士參與系列聯誼活動,不斷完善湖北省僑情數據庫底數。運用“孝感歸國華僑聯合會”公眾微信號,常態化更新僑聯動態,打造“掌上僑聯”升級版。
四、緊扣“根、魂、夢”,在聯動中提升僑胞認同感
始終強化政治引領。舉辦港澳臺僑代表人士專題學習班,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舉辦中秋茶話會,向僑界代表人士并通過他們向海外宣傳孝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邀請孝感僑界文藝界人士參加親情中華書畫作品展,舉辦“喜迎二十大·僑畫祖國新變化”書畫展和僑界讀書分享會。
講好湖北故事的孝感篇章。因地制宜創建省級“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3家。參與“親情中華·優秀中華文化故事庫”建設,參與第23屆“世界華人作文大賽”,全市共有56名學生獲獎。開展“世界眼中的孝感”專題活動,多角度展現孝感僑胞戀祖愛鄉、創業拼搏、反哺家鄉的感人故事。組織僑青、僑商參加省僑青會、省僑商會、省文促會,全方位宣介孝感。
武漢市僑聯
黃石市僑聯
十堰市僑聯
宜昌市僑聯
襄陽市僑聯
鄂州市僑聯
孝感市僑聯
荊州市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