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擁政同志擔任市僑聯主席以來,在隨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僑聯的具體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服務中心和服務僑胞兩條主線,與時俱進,扎實履職,團結動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積極搭建工作平臺,不斷擴大僑聯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為推動“漢襄肱骨、神韻隨州”建設發展貢獻僑界力量。
一、聚焦凝聚僑心,畫出最大“同心圓”。
積極引導廣大僑胞聽黨話跟黨走,舉辦“喜迎二十大,共話中秋情”僑界中秋茶話會,參與“親情中華世界華僑華人美術書法展”、“童心歡暢觀影”等主題活動。利用“同心講堂”、走訪慰問、專題調研等形式深入僑界群眾,廣泛宣講黨的政策理論,匯聚僑心向黨、愛國愛鄉力量。
二、聚焦以僑搭橋,開展對外交流。
用心用情辦好尋根節,講好隨州故事、傳遞隨州聲音。成功邀請中國僑聯作為尋根節主辦單位,爭取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在拜祖大典上視頻致辭,廣泛邀請知名僑領、僑商代表20余人參加尋根節,組織9個國家的海外僑胞開展網上云祭拜。憑借隨州炎帝故里景區作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等統戰工作特色品牌,發揮獨特的炎帝文化資源優勢,實行免費接待僑胞制度,年均接待華僑華人及僑眷3000人次以上。組織全市中學生參加“世界華人作文大賽”,收集上報參賽作品1108份,53篇作品獲全國大獎。
三、聚焦發揮僑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隨州是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和“中國香菇之鄉”,專汽銷往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香菇出口連續15年全省第一。市僑聯立足自身特色,發揮獨特優勢,積極牽線搭橋,“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借助“尋根節”、“華創會”等平臺,組織開展“尋根謁祖,僑連隨州”暨海外僑胞故鄉行,通過僑聯搭臺、企業唱戲為隨州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累計簽約項目8個,總投資約23.38億元。先后邀請加拿大湖北商會、柬埔寨國際商會、加拿大沃爾瑪全球采購鏈負責人、中交養護集團等多批次華僑華人考察隨州。組織本市企業隨省僑聯代表團赴澳門、襄陽、山西參加經貿交流。組團參加第二屆淮河華商大會,探索利用各地僑務資源,推動淮河生態經濟帶城市融合發展。
四、聚焦資源整合,貫徹“大僑務”理念。
構建大僑務格局,凝聚工作合力。加強對海外統戰工作的領導,暢通溝通渠道,強化部門聯動,提升“聯合服務”質效。聯合市司法局開展僑法宣傳,聯合市教育局參與“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與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聯合開展涉僑法律法規檢查。
五、聚焦自身建設,有陣地有載體。
深入推進僑聯基層基礎建設,加大“僑之家”創建力度,廣水市雙橋社區僑之家、曾都區風光社區僑之家成功創建省“四星級僑之家”,隨縣炎帝故里景區僑之家成功創建“三星級僑之家”。積極推動隨州市博物館、廣水聶華苓文學館申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完成隨州市海外聯誼會換屆工作,成立隨州市僑聯青年委員會。
六、聚焦為僑服務,依法維護僑益。
一是積極爭取僑界公益項目助力隨州鄉村振興。積極開展“僑愛心﹒光明行”、“海聯新農村衛生室建設”、“杉樹班”、“珍珠班”“天籟列車”等項目,2022年來累計爭取資金70多萬元用于精準幫扶、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二是持續開展歸僑、僑眷走訪慰問,廣泛開展助殘幫困、災后重建等扶貧幫困。市僑聯多方籌集資金近20萬元對全市50多名歸僑、僑眷、華僑進行慰問,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向他們送去黨委政府的關懷。三是不斷優化僑務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僑務政務事項“快辦快批”、“一網通辦”,將3個行政審批事項壓縮辦理時限至1天。涉僑信訪線上線下協同跟進,把“群眾跑腿”變為“數據跑路,干部服務”。
武漢市僑聯
黃石市僑聯
十堰市僑聯
宜昌市僑聯
襄陽市僑聯
鄂州市僑聯
孝感市僑聯
荊州市僑聯